当前位置:

【走企业 看高质量发展⑦】一路“向新而行”,新邵这家“小巨人”企业动力强劲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彭欢 刘丈国 编辑:兰巧琴 2025-08-14 10:27:50
—分享—

湖南仁海科技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新邵新闻网8月14日讯(记者 彭欢 刘丈国)走进湖南仁海科技材料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碌地赶制订单。这家从新邵工业土壤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国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创新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1.5亿元,目前订单排得满满当当,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在繁忙的车间里,公司行政副总安秋华脸上洋溢着自豪。这份自豪背后,是企业18年如一日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执着追求。

起点:新邵热土的“创业种子”

时间回溯到2007年9月,湖南仁海科技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在新邵县坪上镇正式成立。这家由娄底五环化工有限公司与通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从诞生之初就带着鲜明的科技基因。

公司创始人潘建中和潘建华,凭借在耐火材料及硅酸钠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敏锐地捕捉到新邵县的发展潜力。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进和政策扶持下,他俩带领团队扎根坪上镇,将仁海科技打造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耐火材料及热工设备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坪上镇并非传统的工业重镇,为何能吸引这样的科技型企业落户?答案在于当地务实的营商环境。县委、县政府通过土地、税收、人才等“政策礼包”,为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当时考察了很多地方,但最终选择新邵,不仅因为政府的诚意,更看重这里长远的发展空间。”潘建华回忆道。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极具战略眼光——仁海科技不仅在此扎根壮大,更成为新邵工业转型升级的标杆,见证了这片土地从传统制造向科技驱动的华丽蜕变。

一路耕耘一路歌。18年来,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工业碳减排标杆企业、省级“百项专利奖”、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

支撑: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

在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新邵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雨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滋养。

近年来,新邵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政银企对接座谈会”等活动,深化“一网通办”,建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管理机制,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打造了“四通四心”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推进。

“从我们落地新邵的那天起,县里各部门的支持就实实在在。”安秋华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还是知识产权申报指导,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用心。“特别是在申请知识产权的时候,县委、县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自仁海科技第一次申请知识产权开始,市、县科技局就多次上门指导,从材料准备到申报流程,事无巨细地提供帮助。其后,新邵县出台硬核激励政策,对企业申请10项以上知识产权的给予5万元奖励。这一政策直接改变了企业的创新模式——从过去的“有成果才申请”转变为主动挖掘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迅速提升。如今,该公司已累计拥有知识产权110多项,成为行业内的创新标杆。

更让企业印象深刻的是新邵县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他们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企业上门,而是主动走进厂区,‘手把手’指导我们准备材料。”安秋华说。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精准服务,是仁海科技敢于投入、安心发展的底气所在。

突破:技术升级的“破茧成蝶”

企业升级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仁海科技的选择是:向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要未来。

在技术升级的道路上,仁海科技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与魄力。2010年至2014年,为了让新产品得到市场验证,公司主动承担风险,让客户小批量试用堵窑产品,并承诺承担全部损失。4年来,公司投入2700万元,将生产线上的全部产出利润用于填补亏损。

“技术一定要做!”创始人潘建中和潘建华的这句话,成为企业转型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让仁海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破茧成蝶”,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深耕技术升级的同时,仁海科技同样将绿色转型作为重要战略。公司先后投入2133.07万元实施5大降碳项目:从水玻璃熔窑改造到全自动配料系统建设,从锅炉到蒸汽发生气,烟气治理,燃煤到天然气低氮燃烧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生气,装置更新再到梭式窑燃料“瓶改管”改造,每一步都精准指向节能减排目标。这些投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企业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还提高了产能,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发展新路。

如今,仁海科技已经展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公司现有员工110余人,运营着刚玉材料、硅酸钠材料两条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其中,国内首条煤改气固体硅酸钠全自动生产线尤其引人注目,其产品稳定性高达99%以上,不仅赢得了全国各地客户的青睐,更成功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高端领域。

十八年创新路,一颗匠心永驻。从坪上镇的一家初创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从两位工程师的技术梦想,到服务国防航天的高新科技企业——仁海科技的成长历程,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生动缩影。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彭欢 刘丈国

编辑:兰巧琴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