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新闻网7月9日讯(记者 孙咏梅 肖晔 唐文峰) 眼下,新邵县18.3万亩早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早稻抢收与晚稻抢种高效衔接。
在新田铺镇新光村,两台收割机驶入稻田,锋利的刀刃将饱满的稻穗整齐卷入。稻谷经脱粒后转运到运输车上,秸秆则立即粉碎还田,为晚稻提供天然有机肥,一旁的旋耕机随即跟上,翻整刚收割完的土地,为晚稻插秧争分夺秒抢出农时。然后,高速插秧机下田作业,伴随着轻快的马达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植入松软的水田中,整个"双抢"流程一气呵成。
“我们从7月5号开始‘双抢’,预计20天左右就能完成早稻抢收、晚稻抢插。”在新光村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毕国玉告诉记者,过去完成同样的工作需要一个多月,如今全程采用机械化,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坪上镇岱东村的稻田里,同样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成熟的稻穗低垂,在微风中翻涌成金色的绸缎,机械穿梭、人影忙碌,阵阵轰鸣声奏响了夏日丰收的乐章。"今年我们种了700亩双季稻,因为天气条件好,预计亩产可达1100斤,比去年有所提升。"岱东村种粮大户刘新星介绍,"得益于全程机械化作业,7月底前就能完成全部收割和晚稻种植工作。"
据悉,为确保稻谷达到入仓标准,新邵各粮食烘干厂机器开足马力进行烘干作业,有效解决了稻谷晾晒难题,保障了粮食品质。
近年来,新邵县不断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积极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助力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从育秧、耕田、插秧、收割、烘干,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信心。根据新邵县农机事务中心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县水稻耕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89.9%。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孙咏梅 肖晔 唐文峰
编辑:兰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