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
父老乡亲们:
春节将至,我们对您忙碌的一年表示亲切的慰问,为确保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我们编辑了一些平安建设方面的知识,温馨提示您在节日期间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共同抵制涉黑涉恶涉毒、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建设平安新邵贡献一份力量!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一、什么是平安建设?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工作过程,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群众性创建活动。
二、平安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安全、文化活动健康、法制健全、群众满意。
三、公民如何参与平安建设?1.积极做好自身防范,防止受到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2.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犯罪的事;3.向公安机关或基层组织提供、举报社会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4.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队伍,义务参与巡逻执勤;5.邻里相望,互相帮助。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新邵、法治新邵目标,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社会稳定为首要任务、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试点为突破口、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措施,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大美湖南之心”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我县获评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信访‘三无’县”、连续十三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县”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特别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县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共打掉1个涉黑犯罪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团和9个涉恶犯罪团伙。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力牵引,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打好专项斗争收官战、除恶务尽歼灭战、源头治理持久战、巩固提升法律战,推动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持续推进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犯罪线索,举报1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员,奖励举报人5000元人民币;举报1名涉黑涉恶犯罪集团主要骨干成员,奖励举报人10000元人民币。邮寄地址:中共新邵县委政法委三楼(新邵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电话:0739-3360110,邮编:422900,电子邮箱:xinshaozf@163.com。
了解毒品小知识
一、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主要有严重的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等特征。
二、常见毒品种类:
1、传统毒品:取材于天然植物的麻醉毒品,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
2、新型毒品/合成毒品: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毒品),包括冰毒(甲基苯丙胺)、麻古、摇头丸(MDMA)、K粉(氯胺酮)。
除此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改变包装、外形的迷惑性新型毒品:“奶茶”“咖啡”“跳跳糖”“神仙水”等。
三、毒品的危害:
1、危害个人:吸毒会对身体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幻觉和思维障碍等精神障得,易患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
2、危害家庭: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常常使人经济破产,导致亲属离散,家破人亡。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四邻不安。
3、危害社会:吸毒容易诱发盗窃、抢夺、抢劫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社会财富损失,扰乱社会治安。
四、如何抵御毒品危害
认清毒品危害:吸食毒品会让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行为失去控制。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彻底戒断毒瘾的方法。
警惕毒品陷阱:为了解决毒资,很多吸毒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毒。
保持健康心态:保持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合理排遣不良情绪。
出入休闲娱乐场所要谨慎:进出歌舞厅、酒吧、洗浴等吸毒高发场所要保持高度警觉,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饮料等。
关注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易受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更需要多些关心、交流,及时发现和干预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
不为他人保管、携带、买卖不明物品:如帮忙的物品是毒品,有可能被认定为贩毒者的同谋或非法持有毒品。
反诈骗,我们需要您的参与
电信网络诈骗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各种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近年来,此类案件多发高发,骗术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情况,我们分析整理出以下常见类型,便于您及时比照识别,防止上当受骗。
一、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
骗子冒充银行或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聊天工具联系受害人,对有意向者先收取数百元手续费(代办信用卡诈骗还会向受害人邮寄一张假信用卡),然后又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査验保证金、交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直接汇款,或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帐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进行转帐、消费,以骗取受害人钱财。
二、兼职刷单诈骗
骗子通过招聘平台、聊天工具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高交易量、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给予额外提成。在诱骗受害人刷单时,骗子会在最初几单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取得受害人信任,刷单金额变大后,则出现不能返本返利的情况,并引诱受害人刷更多的单,等受害人醒悟,投入刷单的钱已全部被骗子骗走。
三、虚假投资诈骗
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大量添加网友,然后将其拉进微信群、QQ群,利用群内“托手”鼓吹盈利,同时安排“专家、导师”以了解内幕交易信息等理由引诱受害人登录虚假交易平台、下载“投资”APP充值转账,再由所谓的“专家、导师”指导交易,并给予小额回报,诱导受害人加大充值金额,在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便出现系统不能转现等情况,并不断告知受害人要取现需要投入一个更高的目标金额,等受害人醒悟时,所有投入均血本无归。
四、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称受害人购买的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受害人退款赔偿;或者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称受害人快递丢失,可给予受害人经济赔偿,然后提供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描。受害人按照骗子提示,扫描骗子提供的二维码,在弹跳的页面中输入其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后,银行卡内的钱款便被骗子转走。
五、网络交友诱导赌博诈骗
骗子通过购买的虚假身份信息,在婚恋交友网站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中年成功人士等,寻找有交友婚恋需求的单身用户。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增进信任与好感,确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骗子声称发现某赌博网站存在系统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修改中奖倍率挣钱。通过演示使受害人相信能挣到钱后,骗子会进一步谎称这个漏洞很快会被发现,要受害者一起加大投入,以最终达到骗取受害人大额资金的目的。
六、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直接冒充公检法等执法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或者先冒充银行、通信运营商、社区、医保等单位工作人员,通知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医保卡等有异常消费记录,然后将电话转至“公检法”办案人员,进一步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之后以配合案件调查为由,甚至制作发送假“通缉令”达到操控受害人目的,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司法账户”。在骗取已有资金后,还会要求受害人不断借钱、贷款以证“清白”。很多受害人因此被骗光积蓄,还背负一身债务。
七、虚假购物消费诈骗
骗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卖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罚没物品甚至窃听窃照设备、迷药、枪支等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然后以“缴纳定金”、“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或是开设虚假购物网站诱使受害人下单,一旦支付钱款,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订单,让受害人在虚假激活网页上填写淘定账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等,然后转走钱款。
八、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一种是骗子通过盗取他人QQ、微信等网络社交账号,或直接使用QQ、微信等设置与受害人一模一样的昵称、头像,冒充领导、老板、老师、亲友等身份,找借口要求受害人汇款。
另一种是打电话冒充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领导,通过一两次联系先取得受害人信任,然后编造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充值、购物、支付手续费等,以此诈骗钱财。
九、网络游戏装备、点卡等诈骗
骗子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贴吧论坛发布广告信息,出售游戏装备交易、账户交易、点卡会员、激活码等,通过低价或出售稀有虚拟装备等为由引诱游戏玩家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会制作各种截图取得玩家信任,然后以先交钱或交激活费、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玩家钱财。
打击非法集资 共建社会和谐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主要表现形式
一、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二、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三、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四、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五、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六、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七、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八、利用互联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九、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近年非法集资的典型手法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在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向父老乡亲们致以新年问候!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共新邵县委政法委员会
2021年2月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中共新邵县委政法委员会
编辑:张雯莉
本文为新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1/02/03/897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