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30日讯 (通讯员 李佑铭 何 灿)9月6日,到长沙参与筹备并参加消费扶贫示范中心新邵生活馆开馆工作;9月18日,到长沙参加2020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推介新邵特色食材;10月2日,到潭府乡参加2020“幸福新邵”大团年村水蜜桃丰产活动;10月17日,参与筹备并参加新邵县2020年“10·17”扶贫日暨消费扶贫农副产品博览会活动……在石建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他近期一个接一个的出差行程。
今年53岁的石建新是县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自2004年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扶贫一线,忙碌是他工作的永恒主题。
新邵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全县共有127个贫困村,个个都是“难啃的骨头”,脱贫难度大。作为分管扶贫项目建设的副主任,石建新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深入一线去干工作,近三年来,他一有时间就到乡镇深入走访贫困群众,摸底子,核情况,了解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安全饮水等工作开展情况,从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新邵的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意见。
石建新(中)在贫困村为光伏发电选址
对自己负责的光伏扶贫工作,石建新更是时刻想在心里,抓在手中。2018年,在光伏电站筹备和建设期间,由于许多村的光伏发电站要建在山顶,要做好选址工作,就得一个一个山头考察过去,一些承建企业都退缩了。盛夏季节,石建新冒着酷暑在大新、坪上、潭府等乡镇奔波数百公里一天爬十几个山头,带着企业负责人走遍了127个贫困村的每一个建设点,现场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所有贫困村建成了光伏发电站,每个电站每年能带来4万多元的村集体收入,石建新被大家称为“光明使者”。
扶贫工作面对的都是最困难的群体,他们的抗灾、解难能力弱,最需要时刻关心和帮扶。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给部分贫困户以及帮扶企业的生产发展和产品销售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此,石建新天天进村入户,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工作,他主动了解市场,选取销售前景较好的农产品积极向外推介。如今,新邵县的消费扶贫工作如火如荼,通过产销对接、“网红带货”等方式销售农副产品,目前全县共有52家企业、258种农副产品入驻消费扶贫“832平台”,线上线下销售农副产品1.8亿元,深山里的农产品销路更广了,贫困群众的腰包更鼓了。
石建新在新邵县消费扶贫馆检查工作
扶贫工作中“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时间的天平给了工作中太多,留给生活的就少了。石建新家中还有两名80多岁的老人,但由于工作繁忙,他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他们。2018年10月,石建新在长沙工作的女儿临盆生产,当时正逢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石建新根本没有时间去看望女儿,等到工作忙完第一次见到外甥,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了。谈及家人,石建新心情复杂:“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这是我最愧疚的地方,但想到那些更需要关心的困难群众,我觉得牺牲一些个人利益是应该的。”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李佑铭 何 灿
编辑:张雯莉
本文为新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rednet.cn/content/2020/10/30/855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