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是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途径。派力司服饰是湖南名牌。它的持有者是一位大学教师。他既无厂房,也无机械设备和任何员工,仅仅注册了“派力司”这个商标,整个投资也不过区区100万元,全部投入电视台做宣传,却以此为支撑,使一个普通的商标成为了全国驰名品牌,创造了年均税金上千万元的奇迹。这就是品牌的力量。邵阳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时期,出现过许多名牌产品,享誉省内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这些名牌大多消失。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岳阳市大多企业没有打造出以科技专利作支撑的知名品牌,或品牌的知名度较差,因品牌的技术含量低,在市场竞争中,势必丧失定价权,被迫以数量对份量,所以一百米布不如人家一打手帕值钱,一车矿石不如人家一条金项链值钱,一方树木不如人家一扇门叶值钱,一件西装不如人家一粒纽扣值钱,一万支铅笔不如人家一支钢笔值钱。
究其原因:一是岳阳市企业大多对品牌内涵认识不到位,许多企业只是将品牌视为荣誉,而不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无形资产;二是品牌建设还存在品牌价值低、影响力弱,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推广形式单一等实际问题;三是品牌延伸使用能力有限,没有好的农产品冲击全国市场;四是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组织不健全、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仿冒伪劣仍是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巨大威胁。
纵观邵阳经济发展现状,我们要抓住各地经济正在加快从低位优势向高位优势转变、企业亟需积累无形资产的有利时机,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拉动市域经济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为此,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这是推进“品牌立市”战略实施的关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名牌创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纳入岳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建专门工作机构,定期调研并发布市场主体生存状况报告,积极组织和协调品牌创建,改善品牌竞争力发展的软环境,着力区域品牌竞争力建设,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创品牌难毁牌易,一旦失信市场,想要翻身难上加难。各相关企业要把名牌创建作为企业的“金字”招牌和通向市场的“金钥匙”,切实加强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工作,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快创建自主品牌和文化附加。同时,要提升品牌营运水平,要把企业的社会认同和商标的消费者认同统一起来,把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特征一致起来,从现在起,必须从百姓、百企走向“百强”,打造“百强经济”,从原来的低成本一端优势变成融研发、生产工艺、营销等“多端附加”和“高端附加”优势,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附加取胜,把文化品牌建设真正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动力,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2、立足实际,切实服务。这是实施“品牌立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从解决企业最为迫切的融资难问题入手,推出股权出资、小额贷款公司等一系列融资新政;出台特殊时期“放鱼养生”的柔性执法;在市直机关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联百家企业‘访学帮促’活动”;编制邵阳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制定《品牌的申创和管理办法》,对创建的驰名品牌予以奖励。各相关部门要推出助动品牌建设的相关举措,做提升企业创牌能力的服务者。如市工商局要采取驰、著名商标创牌辅导期制度、品牌联络员上门服务制度、商标注册管理三大制度,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访、学、帮、促”企业活动,大面积地走访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帮助,促进企业品牌意识的提高和创牌能力的提升。
3、打造名片,培育龙头。这是推进“品牌立市”战略实施的重点。一要立足市情实际,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其他企业打造出“邵阳制造”的名气。重点是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基本条件具备的企业作为争创国家、省名牌和国家驰名商标、省驰名商标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指导。如重点扶持广信特高压绝缘纸板、新龙矿业金锑产品争创国家名牌,扶持兴肥、湘林、大成科技等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二要整合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粮食、发改、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出最适合在邵阳生长的粮食作物及其他农副产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核心企业。鼓励农民统一种植具有邵阳特色的粮食,建立大型的粮食加工基地,打造享誉省内外的“邵阳大米”品牌;大力发展邵阳特有的经济作物,把新邵的“11生产队”、龙牙百合、小塘麻鸭、黄心生姜、陡岭烟叶、龙山玉兰片等传统品牌进行深入研究改造,改善品质,精制包装,推向全国市场;要鼓励农民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利用邵阳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外地现代化农产品龙头企业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壮大本土生产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要鼓励名牌企业利用品牌、技术和资本优势,加快品牌扩张和延伸,实现巩固提升一批,嫁接拓展一批,全力打造邵阳工业名片,叫响邵阳工业品牌,增强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整体效益。
4、严格监管,保证品质。这是推进“品牌立市”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第一,要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引导农户大力实施农业标准生产,严厉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第二,要加强生产加工企业内部质量的监控,从原料进厂检验到加工、包装、销售,从内在品质到定量包装及标识实施全过程监控,切实保证使用专用标志的产品质量;第三,每年要组织开展对邵阳名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假冒行为,维护品牌企业合法权益,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5、大力宣传,营造气氛。这是推进“品牌立市”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要增强全社会创牌意识,每年以品牌建设为主题,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品牌立市、品牌创建等工作,通过制作专题片、印制宣传画册、举行产品推介会、举办特色产品节等形式,拓展产品影响力,深度宣传邵阳的湖南名牌、国家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邵阳经济发展大局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突出宣传邵阳整体品牌,营造“我为品牌,品牌为我”的品牌建设氛围。要依托媒体,每年发布邵阳自主创新品牌10强名单,宣传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建立邵阳专业商标品牌信息交流平台——“邵阳商标网”,发布品牌建设动态,提供商标法律咨询,开展商标维权服务,搭建与企业的交流平台,特别是开展“邵阳名品走天下”等系列邵阳品牌推广活动。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推动岳阳市经济科学发展,后发赶超。
[作者:周培中]
[编辑:黄多生]
作者:新邵县政协党组副书记 周培中
编辑:xieyingchun